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1.1.22)--單選
單選
1. 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
A.維持貨幣幣值的穩(wěn)定,并以此促進經濟的增長
B.充分就業(yè)
C.經濟增長
D.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宏觀經濟知識。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條,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wěn)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因此,選擇A選項。
2.從貨幣的職能出發(fā),貨幣的本質是:
A.一般等價物
B.商品交換的媒介
C.支付手段
D.價值符號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因此,選擇A選項。
3.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它體現著()分配領域中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關系。
A.全國生產資料
B.個人消費品
C.全國社會產品
D.全部勞動產品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按勞分配。按勞分配即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的社會扣除以后,按照個人提供給社會的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分配個人消費品。社會主義經濟中產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勞分配為基礎的,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按勞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領域的實現。因此,B項符合題意。因此,選擇B選項。
4.過去一些昂貴的商品現在變成了大眾消費品,造成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眾消費觀念發(fā)生了變化
B.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C.商品市場日益繁榮
D.人民生活質量提高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商品價值。商品昂貴是因為價值高,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當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商品價值下降,從而價格相應降低,之前的奢侈品成了大眾消費品。因此,選擇B選項。
5.2019年元旦,小林在游玩期間,看上了一盆標價為188元的水仙花,經過討價還價,最后以150元買下這盆水仙花。在這里,188元和150元分別執(zhí)行的貨幣職能是:
A.流通手段;價值尺度
B.價值尺度;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價值尺度
D.價值尺度;流通手段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職能。貨幣有五大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題干中標價為188元,指的是貨幣的價值尺度。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小林以150元買下,指的是貨幣的流通手段。因此,選擇D選項。
6. 消費者剩余是消費者的:
A.實際所得
B.主觀感受
C.沒有購買的部分
D.消費剩余部分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學原理。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消費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與這些商品的實際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是消費者的一種主觀心理感受。因此,選擇B選項。
7. 影響消費的因素很多,其中對消費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A.物價水平
B.消費觀
C.生產
D.收入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市場機制知識。物質資料生產過程包括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四個環(huán)節(jié):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生產是決定性的環(huán)節(jié),也是經濟活動的基礎,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導作用,生產的性質、對象、水平和規(guī)模決定著分配、交換、消費的性質、對象、水平、結構和規(guī)模。所以對消費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因此,選擇C選項。
(編輯: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