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0.11.9)
一、單選
1.古詩云:“眼處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下列選項中與此詩所蘊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
A.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B.竹外桃花三兩枝,春紅水暖鴨先知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認識論知識。題干詩句出自《論詩三十首·十一》,作者是元好問。題干古詩大意是親眼所見的景象激發(fā)了內心的情感就能使寫出的詩句神妙,暗中摸索制造的東西總會失卻真實。對著圖畫臨摹可以畫出八百里秦川的景色,但是親自去長安看過的又有幾個人呢?詩句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A項:“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出自宋代蘇麟《斷句》,意思是看似詠樓臺亭榭、花草樹木,實則暗示:好處都被別人占了,而自己卻得不到恩澤。體現出事物相互聯系的觀點。A項錯誤。B項:“竹外桃花三兩枝,春紅水暖鴨先知”出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意思是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體現出事物相互聯系的觀點。B項錯誤。C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意思是從讀書所得的知識終究還是過于淺薄,要想得到透徹的認識還是要付諸實行。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和題干一致。C項正確。D項:“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出自白居易《憶江南》,意思是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體現出事物相互聯系的觀點。D項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2.“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這句話名言所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A. 矛盾雙方互相依賴,共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
B. 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C. 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D. 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A項:“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出自《老子》,這句話指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體現了矛盾基本屬性之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貫通的一種趨勢和聯系。A項正確。B項: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表述錯誤。B項錯誤。C項:“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是表征唯物辯證法關于聯系和發(fā)展觀點的一個基本命題。而福和禍屬于矛盾規(guī)律,與題意無關,C項錯誤。D項:沒有“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這個說法,干擾選項,D項錯誤。因此,選擇A選項。
3.有研究表明,“暗物質”和“暗能量”約占宇宙物質總質量的96%?茖W家預計,如果我們對暗物質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認識,人類的宇宙觀將會發(fā)生巨大的改變,人們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等的看法也將和過去有所不同。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A. 哲學可以鍛煉人們的思維能力
B.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同題
C. 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發(fā)展
D. 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知識。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推動哲學的發(fā)展;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認識屬于具體科學,人類宇宙觀、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的看法屬于哲學研究的范圍。材料中“對暗物質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認識,人類的宇宙觀將會發(fā)生巨大的改變,人們對時間、空間和物質等的看法也將和過去有所不同”強調的是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fā)展,C符合題意。因此,選擇C選項。
4.錢學森先生在美國期間,在撰寫的一篇文章首頁上先是寫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邊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沒有什么認識是最后的)。這說明( )
A. 真理是主觀的,有條件的
B. 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編輯:李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