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0.12.10)(2)
4. (多選)下列名句及其作者對應正確的項有:
A.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B.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C.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王安石·《詩論》)
AB【解析】本題考查文學知識。A項:“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出自三國兩晉時期文學家李密的《陳情表》,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A項正確。B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出自宋代詩人盧梅坡的《雪梅》,意為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了梅花的淡淡清香。B項正確。C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北宋詞人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意為,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的精神萎靡神色憔悴。C項錯誤。D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出自清代文學家趙翼的《論詩》,此句呼喚創(chuàng)新意識,希望詩歌寫作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chuàng)新,反對演習守舊。D項錯誤。因此,選擇AB選項。
5. 人們常以“伯樂”稱呼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我國歷史上關(guān)于“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層出不窮。下列選項中,將“伯樂”與“千里馬”的關(guān)系對應錯誤的是:
A.蕭何——韓信
B.劉備——諸葛亮
C.周武王——姜子牙
D.燕昭王——樂毅
C【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并選錯誤項。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文王死后,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tǒng)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可知,周文王是姜子牙的伯樂。C項表述錯誤。A項:蕭何月下追韓信講述了秦朝末年,劉邦起義滅秦,蕭何器重韓信之才,三薦于劉邦,劉邦不肯重用。韓信憤而出走,蕭何聞聽韓信離去,深恐失去人才,不顧道路艱難,戴月追趕,勸韓信回轉(zhuǎn),再向劉邦推薦,韓信才得登臺拜帥的故事。因此蕭何是韓信的伯樂。A項正確。B項: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講述了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guān)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鄧縣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因此劉備是諸葛亮的伯樂。B項錯誤。D項: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即位后招賢納士,在位期間燕將秦開大破東胡、朝鮮、真番,上將軍樂毅聯(lián)合五國攻齊,占領(lǐng)齊國七十多城,使齊國只剰莒、即墨二都尚存,造就了燕國的盛世。因此燕昭王是樂毅的伯樂。D項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6. 在1914年的塞爾維亞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費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這一事件稱為:
A.黑船事件
B.珍珠港事件
C.薩拉熱窩事件
D.古巴導彈危機
C【解析】本題考查世界歷史知識。薩拉熱窩事件是1914年6月28日在巴爾干半島的波斯尼亞發(fā)生的一起刺殺事件。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槍殺。薩拉熱窩事件導致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zhàn),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導火線。A項: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1853年7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培里將軍率領(lǐng)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日本人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1954年,雙方在橫濱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也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與題干無關(guān)。A項錯誤。B項:珍珠港事件,又名偷襲珍珠港或珍珠港事變,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lǐng)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zhàn),是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的導火索。與題干無關(guān)。B項錯誤。D項: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它是由于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引起的,前蘇聯(lián)為了扳回戰(zhàn)略劣勢,而在古巴部署導彈。這是冷戰(zhàn)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此項與題干無關(guān)。D項錯誤。因此,選擇C選項。
7. 京劇臉譜是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妝方法,其中紅臉象征:
(編輯:李晴晴)